[腕表知識] 今天給大家分享伴隨我一生的那些表 我對浪琴的深情表白要如何尋找,這個表要怎么了解比較合適?
自從在之家發了第一個貼,感覺就像回到了很多年前寫qq空間的日子。昨天跟老婆說想把這兩年來收集到的每只都在之家留下一筆,記錄下這些表曾經的故事,老婆也覺得挺有意義的。見證了時間,而這時間,或許是這些表對于表主來說最為珍貴的東西。
思緒拉回到小時候,現在回想起來,自己最早的一只表應該是一只藍貓淘氣三千問的兒童手表,陪我度過了我的幼兒園,可惜現在已經不見了蹤跡。再后來應該是小學里阿姨送我的一只天美時,一直用到了初中,有一天我把手表掛在了自行車把上忘記拿了下來,然后這只表也就此退出了我的生活。再后來,阿姨又送了我一只,這只表陪我走過了我的初中生涯,并且幸存至今。
再后面出國上大學之前,阿姨又送了我一塊的表。(我上大學之前所有叫的出名字的手表好像都是我阿姨送我的),當時很喜歡,而且覺得光動能真的很省心。不過因為在國外上學的時候經常打工,怕容易進水磕碰,所以就不怎么戴了,最后在回國前送給了我大學時的好兄弟,就當彼此留了一個信物…大學期間又因為喜歡上了車,國外開車用手機罰款又很高,當時智能表也正好興起,覺得開車的時候用手表語音回微信很方便而且安全,所以開始使用華為的手表。
扯的稍微有些遠了,最 男人帶手表有什么說法?1.作為一件首飾。對一個男人來說,可以戴的珠寶首飾有限,而一塊好表就成了體現男人品味的好物件。2.作為你簡歷的一部分。在有些職業中,將你的成功展示出來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高端顧問,一塊對的表能夠讓客戶覺得你給的建議是有分量的。也許你會覺得,如果客戶看見他付的大把鈔票就被我這樣用在奢侈品上了,恐怕會不高興吧?其實恰恰相反。一塊昂貴的表傳達給客戶的信息是,“你可以相信我給的專業建議,那可是你付了高價得來的呢?!?.傳達一個信息:我可不像那些大學里的毛頭小子一樣,用手機來看時間。我非常重視時間,它的重要性值得我為它準備一件專門的物件。4.作為投資。一些收藏家可能愿意付出比原價高出幾千美元的價格來收藏一塊好表。早接觸是在剛大學畢業回國之后,好朋友拿第一年工作的獎金買了一只的竟潛,可能是受其影響,心里也總想要一只。當時我們家有一只我爸不戴的老,可我那時候嫌棄它老氣而且是,遂從未想過把它收入麾下(真香)。后來在拿到了第一個月的工資之后,自己陰差陽錯的買了一塊爸爸輩的浪琴,也就有了本貼的兩位主角。
下面為了方便敘事,我就稱第一塊浪琴叫小方,第二塊浪琴叫小黃(老婆起的昵稱)。小黃的表徑為32,當時的我還是小白,根本不知道32的表徑在現代表里已經屬于尺寸了,只看到賣家寫的是,拜于顏值,稀里糊涂就買了回來,還非常高興的帶了幾天,自我催眠說表不算小。后來騙不過自己覺得戴著實在是太小,就給了我媽。而我媽又是一個不戴表的人,每天上弦這種事情她更不會干了。于是乎小黃就一直被雪藏,直到我遇見了我老婆,她又重新被賦予了新的使命。
接下來講講小方,最初我舅舅剛把小方送給我爸的時候,我爸還是戴它的,直到它沒電了,小方便在我爸的抽屜里雪藏了好多年。在小黃重新走馬上任之后,小方也被我從雪藏中釋放,與小黃一起繼續它鑒證時光的使命。
這兩只表見證了我和我老婆最初最青澀的回憶,也開啟了我的之路。這兩只浪琴從被前主人遺忘,雪藏,再到重新嶄露頭角,就和浪琴這個制表巨人在這幾十年間轟然倒下后又重整旗鼓一樣,煥發著它們的第二春。任憑時光荏苒,愿我們還能是我們,它們依舊是它們。
謝謝大佬,就是覺得老表也有老表的味道,有些事情寫出來還挺值得紀念的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浪琴和當時產業線太過于面面俱到了,導致石英危機下尾大不掉,同樣被集團收購,防止內部競爭只能讓一個降級,對于集團來說其實是正確的,得以讓這個品牌繼續生存,對于愛好者來說確實很唏噓。石英危機的時候都以為是贏了,現在看來最大的贏家其實是蟄伏多年。
自己的老婆的和朋友的三只老歐,到時間也準備開個貼寫一寫,老歐記里面也有好多現在看起來很特別很好看的款。
百萬人收藏的手表知識大全,一篇帶你脫離新手的腕表知識大全F發條發條是手表的動力源泉,指的是盤繞在發條盒內的“片狀彈簧”。材質方面,早先為碳素鋼,如今常見的為Nivaflex合金。但無論何種,在手表中的工作原理大同小異,簡單來說就是上鏈時發條軸順時針轉動并利用發條軸上的鉤子卷緊發條,以此“儲存能量”。隨后,彈性力促使發條放松,這一步可以理解為之前儲存的能量的釋放過程。但因為發條軸已止逆,所以發條只能通過外鉤帶動發條盒旋轉來釋放能量,而發條盒的旋轉自然也會帶動后續嚙合齒輪的運轉,直至發條貼于發條盒盒壁上。由上可知,動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發條的工作圈數。但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發條的工作圈數與發條的長度并不一直是正比關系,其有一個上限的存在。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345744.com/szwb-90152.html